對于中考政治這門科目,考試的資料超級重要!話不多說,下面是有關中考政治法律知識點歸納,大家康康或者打印出來都可以!中考加油呀!
1、 法律的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律是統治階級有意識地創制的。
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3、 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4、 法律的作用:規范作用與保護作用
5、 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其中《未》中規定四個
方面的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6、 法律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底線。
7、 違法類型分兩種:
第一種,根據違反的法律分為:①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②行政違法行為(承擔行政違法責任)、③刑事違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種,根據社會危害程度分:①一般違法行為(包括民事違法、行政違法)、②嚴重違法行為(或稱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
8、犯罪的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本質特征)、②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③應受刑罰處罰(也稱刑罰當罰性——必然后果)
9、 國家利益反映廣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現。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國家
利益,運用國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維護。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輔相成。
10、我國的國家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11、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12、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13、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14、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中國共產黨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15、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
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其他法律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
16、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
17、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18、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19、正確行使權利:①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
②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③行使權利時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20、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
2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2、自覺履行義務: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③法律鼓勵做的努力做
23、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有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集體經濟體現共同致富原則。國家保護非公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2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5、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有: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 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重要)
26、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統稱為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享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27、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權力機關通過的有關法律、決議和決定。
28、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29、黨的基本路線P4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30、改革布局: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到全面P4
31、基本經濟制度P4: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了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32、我國逐步建立、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33、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P5
34、改革開放的原因(地位)P5: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35、四個尊重。P5(參與社會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36、改革開放在民生方面的成就(解決民生問題所采取的措施?)P7
城鄉就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步增加,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37、黨的初心和使命P8: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38、現階段的主要矛盾。P9: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39、改革總目標P9: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40、發展的根本目的P13: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
以上,就是學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政治法律知識點歸納 中考政治法律專題全部內容,更多資訊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學分網。
@xuefen.com.cn 2013-2022 隴ICP備2021000943號-1